高速铁路技术 /oa 2025年01期封面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0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0 9982133 2025年01期目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00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0 835654 箱式路基差异沉降对无砟轨道静力行为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1 箱式路基是由钢筋混凝土空心箱体作为路基主体的新型路基结构。针对箱式路基结构上无砟轨道对箱式路基差异沉降的静力行为响应问题,以衢丽铁路的无砟轨道-箱式路基结构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无砟轨道-箱式路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4种箱式路基沉降类型(错台、折角、对折和横向错位)下轨道结构竖向位移、10 m弦长轨道高低不平顺值和扣件竖向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扣件竖向力和10 m弦长轨道高低不平顺的限值为依据的无砟轨道下箱式路基的沉降限值控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箱式路基发生错台型和横向错位型沉降时,沉降变形区呈现轨道结构层间离缝现象,而折角型和对折型沉降时沉降变形区内轨道结构各层间未出现明显层间离缝现象;(2)基于扣件力限制的无砟轨道下箱式路基发生错台、折角、对折、横向错位沉降的限值分别为2.5 mm、39.0 mm、27.6 mm和2.6 mm;(3)基于10 m弦长轨道不平顺限制的4种沉降限值分别为5.2 mm、17.5 mm、8.9 mm和6.5 mm。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1 7 4380637 余雷<sup>1</sup>,陈文东<sup>2</sup>,王亚威<sup>3</sup>,王祥<sup>3</sup> 基于轨道平顺分析的高速铁路连续刚构拱桥施工误差调整方案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2 为解决高速铁路连续刚构拱桥施工误差导致桥面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性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拟定了调整轨道扣件厚度、轨道不平顺适应性基准设计温度、线路设计线形、吊杆力4种施工误差调整方案,对调整前后的桥面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性状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轨道不平顺适应性基准设计温度、线路设计线形及吊杆力,均可有效减小施工误差值。虽施工误差仍呈锯齿状、无规律分布,但均可满足规范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要求。其中,调整吊杆力方案可灵活选择吊杆力,理论状态误差调整效果最为明显,但现场施工工序繁琐、控制难度大,一般不建议采用。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8 13 1431225 赵品毅,陈星宇,秦光祥 高速铁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承载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3 桩身缩径、扩径、桩底沉渣等缺陷严重影响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桩基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针对桩基现场试验中出现的承载能力不足问题,通过对成孔质量检测、小应变测试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建立了桩基不同尺寸缩径、扩径和不同桩底沉渣厚度的数值模型,分析钻孔灌注桩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桩身中下部缩径时桩身侧摩阻力提前发挥至极限,并导致轴力在整个桩身内的分布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单桩承载力下降;(2)桩顶扩径加强了桩身顶部的桩-土作用,扩径处与土体的嵌固作用减缓了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使单桩承载力提高;(3)桩底沉渣对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的削弱主要体现在桩底以上5 m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14 20,28 1584422 宋威<sup>1</sup>,王淑敏<sup>1</sup>,高磊<sup>2</sup>,赵岩<sup>3</sup> 面向空铁联运的塔台车致振动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4 为研究位于多线铁路隧道夹心地带塔台的车致振动响应,本文通过构建车-轨-隧-土-塔台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200 km/h城际铁路和350 km/h高速铁路运行对塔台的影响,针对塔台振动超标的现象,提出重型减振轨道、增加楼板厚度、拉开隧道结构之间的距离等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高速铁路运行引起的塔台振动响应大于城际铁路,当高速铁路与城际铁路在塔台附近交会时,塔台顶部功能区的Z振级均超标,塔台的车致振动影响频率集中在20~50 Hz范围内;(2)重型减振轨道的减振效率可达8.3%~12.1%,尤其对16~80 Hz范围内减振效果显著,但会轻微放大7 Hz设计频率处的振动;(3)将塔台楼板厚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时,减振效率可达4.8%~7.3%,当楼板厚度增加至原来的2.25倍时,可满足振动限值要求;(4)随着两铁路隧道结构净距的增加,塔台Z振级衰减基本呈线性,每增加20 m,插入损失约2~3 dB,将隧道结构净距从40 m增加至80 m时,两铁路运行对塔台的振动影响可满足限值要求;(5)考虑到铁路开通后长时间运营可能会导致线路条件恶化,重型减振轨道结果离标准限值仍有2.4 dB余量,建议采用重型减振轨道降低塔台车致振动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经验指导。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21 28 1625910 陈以庭<sup>1</sup>,张辉彬<sup>2</sup>,王宇浩<sup>2</sup>,杨吉忠<sup>1</sup>,冯读贝<sup>1</sup>,刘键<sup>1</sup>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疆煤铁路外运量预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5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接续区和战略储备区,在煤炭应急保供和国家发展大局保障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将日趋凸显。由于目前我国煤炭市场不确定性较多,疆煤外运量具有极大波动性。为全面考量疆煤外运规模的不同可能性、合理预测疆煤运量规模,针对疆煤外运因受国际煤炭贸易格局、国内能源供需格局等因素动态影响而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特点,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法对全国煤炭供给格局及相应的疆煤外运水平展开分析,研判未来疆煤铁路外运总体规模,提出了疆煤外运通道补强、重要节点车站运输效率提升、车流调整和空车调配加强等方面的具体建议,为促进疆煤外运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未来发展做好充分储备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29 34 751918 袁博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应急热备机车布点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6 应急热备机车救援是铁路机辆应急救援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某高原山区高速铁路为客货共线铁路,长大紧坡地段总长248 km,占比24.3%; 新建桥隧总长956.2 km,桥隧比94.4%,其中10 km以上隧道共35座,高原山区铁路特殊的自然环境,超长大坡道、超高桥隧比、高温差、高海拔及复杂地形条件为列车救援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对高原山区高速铁路应急热备机车救援性能和布点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救援场景模拟计算,为客运列车应急供电、应急自走行研发提出了参考意见。结果表明:(1)应急热备机车应按照多动力源进行研发;(2)应急热备机车布点建议按救援半径45~75 km设计,超长大坡道区间及超长隧道区段适当加密应急热备机车布点;(3)客运列车研发需提高应急通风及辅助供电时间,需至少具备180 min 应急供电条件或增加应急自走行系统,应急热备机车需具备为故障列车供电的条件。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35 41 1819738 王利军,陈科 斜交角对台后填筑荷载下桥台地基附加应力状态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7 为研究路桥斜交接续对台背填土荷载下桥台基础附加应力的影响,本文基于Boussinesq理论,结合斜交路基荷载分布的几何分解,推导出任一斜交角的桥台地基附加竖向应力半解析计算式,并借助Mathematica软件对不同斜交角下桥台地基附加竖向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构建FLAC3D路桥过渡段数值模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考虑斜交角的桥台地基附加竖向应力半解析计算式可行、可靠;(2)路桥接续时,随着斜交角不断增大,台后填土引起的桥台基础附加应力偏转越严重,导致桥台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偏斜现象,建议路桥在软土高填方地区接续时应尽量减小斜交角。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42 48 1400856 郑士忠<sup>1,2</sup> 基于GA-LQR的高速列车横向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8 本文针对随机轨道不规则激励造成高速列车车体横向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LQR算法和二系悬架系统的主动控制方法,通过抑制车体的横向振动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首先,考虑随机轨道不规则激励并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 其次,针对LQR控制器设计时权重矩阵Q和R较难选择的问题,采用GA算法迭代优化得到最优权矩阵和控制器; 最后,通过模拟仿真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GA-LQR算法和二系悬架系统的主动控制方法,具有抑制列车车体横向振动的有效潜力,与被动悬架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地将车体横向振动振幅降低68.47%,显著提升了乘坐舒适性和高速列车运行的稳定性。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49 54,62 1205714 赵德生<sup>1</sup>,霍有志<sup>2</sup> 轨道板侧裂纹对车辆-轨道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9 板式无砟轨道在我国高速铁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长期列车动荷载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轨道板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疲劳、结构裂化等损伤情境,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耐久性,增大养护维修成本。为研究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具有侧裂纹的轨道板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MATLAB-ABAQUS联合仿真技术建立了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包含:考虑为多刚体系统的列车模型,采用无限长点支撑Euler梁模拟的钢轨模型,和考虑面内、面外柔性振动的含侧裂纹的轨道板模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有无侧裂纹的轨道板对整个系统动态响应的差异,探讨了不同运行速度对裂纹板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侧裂纹的存在会增大轨道板裂纹附近垂向和横向的动力响应,尤其是对其横向加速度影响最显著,最大分别增大16.65%和90.60%; 列车速度与轨道板振动密切相关,列车速度的提高将进一步加剧轨道板裂纹处的振动,在长期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增加了裂纹进一步扩展的风险,给轨道板结构稳定性带来挑战。本研究可为高速铁路轨道的养护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55 62 3188468 王瑶<sup>1</sup>,和振兴<sup>2</sup> 多维灰色模型GM(1, N)在铁路物流中心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0 在深化铁路货运改革、建设现代化大物流的发展背景下,为完善铁路物流中心运量预测方法、提高货运量预测精度、推进铁路物流系统建设,本文在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货运量预测过程中,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熵权理论,对多维灰色模型GM(1,N)在铁路物流中心货运量预测方面进行深化拓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依靠小样本进行原始数据重生成、预测发展趋势,对复杂非线性因素影响下的货运量预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够为铁路物流行业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63 67,73 802975 邢雪生,张小虎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路基链式设计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1 传统二维设计方法和BIM设计方法中工程结构之间缺乏关联性,方案变动时需要重复进行设计绘图(建模)工作,设计效率低。本文根据路基工程中结构相邻且形似“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链式设计方法。该方法以路基面的路肩点为起点,将路基工程结构以链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结构链,并通过建立工程结构的关联关系,实现路基工程的智能动态调整,减少方案变动引起的重复绘图(建模)工作,从而大幅提高设计效率。链式设计方法在二维和三维设计实现中存在一定差异,即二维设计中使用点连接各个结构,三维设计中则使用线连接各个结构,但其核心思想均为将工程结构以链的形式关联起来,以实现工程的动态调整。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68 73 1243622 李伯根,杨广元,庄颖茜 基于钢轨廓形优化的动车组异常振动问题分析及治理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2 为解决某高速铁路CRH5A型动车组车体异常振动的问题,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抖动和非抖动区段的钢轨廓形质量、钢轨廓形偏差、轮轨接触关系和实测车体振动加速度特性,研究了钢轨廓形偏差和车轮踏面磨耗对轮轨接触关系的影响,从轮轨关系角度分析了动车组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利用钢轨廓形打磨优化钢轨廓形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打磨后钢轨廓形质量和轨面状态明显改善; 等效锥度处于合理范围,轮轨接触点分布更加均匀,轮轨接触关系明显改善; 车体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明显减小,振动主频消除,添乘无车体异常振动现象; 动车组车载数据超限次数大幅减少。研究结果为提升动车组运行稳定性、预防动车组异常振动问题提供参考。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74 81 5889536 王荣全 高精度陀螺仪在提高超长铁路隧道横向贯通精度中的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3 为促进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我国西部及边远山区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逐渐增加,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出现超长隧道,而传统单一的导线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隧道横向贯通精度要求。本文以成兰铁路跃龙门超长隧道为依托,采用高精度陀螺仪加测隧道洞内导线陀螺方位角,通过比较隧道内陀螺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评价洞内导线测量精度,利用陀螺定向方位角对洞内导线边进行带权融合约束平差,以提高超长铁路隧道横向贯通精度。数据结果表明,当隧道内加测2条以上陀螺边时,隧道贯通精度可提升1倍以上,精度增益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贯通测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82 86,92 875257 孔得辉,刘志,陈坤,周涛,樊海刚 公铁两用大桥高压电力电缆接地方法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4 公铁两用大桥的高压电力电缆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其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缆应单独设立接地系统或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中的贯通地线相连,共用桥墩接地体。本文以福平铁路工程为例,研究了桥上电力电缆的接地方式。通过理论分析与模拟仿真,探讨了电缆接地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共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合理设计接地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短路电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87 92 1122196 李斌<sup>1</sup>,甘楠<sup>2</sup> 基于多进路防护的动车所调车防护系统设计与应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5 动车所咽喉区调车作业频繁,冒进信号的安全防范至关重要。受站场站形布置影响,分散式调车防护装置与调车信号机距离不满足最不利条件下18 m的要求,限制了调车防护系统发挥运输安全中“技防”措施的重要效能。相关规范规定分散式调车防护系统的每套调车防护装置可带载两套报文传输模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站场条件限制下多方向调车进路的安全防护。本文以按现行规范已实施该系统的某动车所为例,结合咽喉区道岔紧凑布置情况,分别从系统构成、系统适用场景、岔区应答器安装、系统功能设计、报文编制等方面,对多进路防护的分散式调车防护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可对不同类型的动车所调车防护系统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93 97,115 1266304 谢宝军,刘立峰,杨岗 成渝中线高速铁路大直径盾构隧道轨下结构预制方案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6 本文围绕成渝中线高速铁路大直径盾构蜀安隧道,对轨下结构预制方案进行了设计和比选,结果表明:(1)全预制结构方案在施工效率、工程质量、少人化、智能化建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轨下结构设计的方向和趋势;(2)“中间预制箱涵+两侧回填”方案轨下空间利用效率低,适用于两侧边箱涵无通风或放置设备等功能性需求的场景,且其投资最低、工艺成熟、工期可控,对蜀安隧道更为适宜;(3)“整体预制箱涵”方案实现了构件全预制和洞内一次拼装,当有轨下两侧空间使用需求、投资满足、设备及工艺成熟时可优先选用。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98 104 1968804 王闯,齐春,胖涛,刘金松 贵广客运专线提质改造GSM-R冗余覆盖组网方案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7 贵广客运专线改造后在 CTCS-3 级列控区段采用同址双基站冗余覆盖方案,通过对该组网方案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提出 A 网和 B 网基站功率、切换参数、邻区关系等参数设置建议,同时分析直放站区段存在快衰隐患,提出从信号思路,并对从信号设置、规划方案进行研究,选取一个基站的从信号进行模拟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引入从信号能够达到良好效果,研究结果对新铁路建设或既有铁路改造冗余覆盖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105 109 931118 陈小平 大丽攀铁路引入攀枝花南站方案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8 本文在阐述攀枝花枢纽既有铁路、拟建及规划铁路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和线路走向,提出大丽攀铁路引入攀枝花南站共站的地区引入方案。在攀枝花南站共站方案中,考虑车站布局、旅客流线和工程条件,重点对高架车场方案进行研究。通过线路对城市影响、工程投资等方面的综合比选,得出推荐接轨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铁路引入枢纽地区既有客运站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110 115 2091370 张越 软岩隧道全断面光面爆破优化及高效施工技术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9 为在软岩隧道光面爆破施工中消除欠挖,提升整体爆破质量、施工便捷性和经济性,本文以郑万高速铁路苏家岩软岩隧道为背景,研究了软岩隧道高效爆破机械化施工技术。结果表明:(1)提出了一种软岩光面爆破复式周边孔技术,周边深孔用于形成轮廓,周边浅孔用于消除欠挖,解决了因初期支护厚度无法沿轮廓线钻取周边孔而出现的欠挖问题;(2)通过数值模拟证明复式周边孔技术可以消除爆破盲区,确保良好轮廓线的形成;(3)针对软岩隧道爆破作业,提出了爆破施工原则和配套机械化设备;(4)统计了苏家岩软岩隧道工程3个月的新技术及配套机械作业应用效果,复式周边孔技术保证了光面、光底的开挖效果,单次爆破进尺提高到5 m,炮眼利用率达到96%~100%,节约了炸药消耗和工程成本,月施工用时和进尺显著提高,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116 122 1265545 张尧棋<sup>1</sup>,张湘平<sup>2,3</sup>,张馨<sup>1,3</sup>,刘思阳<sup>1</sup>,李波<sup>3</sup> 单线铁路大变形隧道综合施工进度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20 受作业空间小和高地应力大变形的共同影响,单线铁路大变形隧道的施工进度大幅降低。现行铁路隧道施工定额无法充分反映单线铁路隧道由于大变形引起的进度滞后和成本增加问题。本文以某铁路隧道为依托,通过对大变形区段循环进尺及其作业时间的分析,以及现场施工进度的统计,得出了单线铁路隧道不同大变形等级的月进度指标,分析了大变形区段进度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对单线铁路大变形隧道的投资和进度控制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年02月20 00:00 2025年01期 123 128 881984 李准<sup>1</sup>,刘延辉<sup>2</sup>